在校生/教职工/校友/家长/访客 | English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校训
校徽
校史沿革
校园风光
机构设置
党政管理机构
二级学院
教辅机构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商院
【学习强国】学思践悟|以文化之光照亮福州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2/12/19 08:21:44 浏览人数: 人
作者:赵燕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压舱石”。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先进的农业科技、生产工具与经济理念的引入,极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也为当代农村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契机。振兴乡村不只需要高水平的经济体系、产业链条、科技支撑,也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带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只有让文化
“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才能让“文化自信”真正深入民众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近年来,福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思路与方法,取得积极成果。这些来自实践的工作经验,对今后福建乃至中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顺势:
“点线面”融合发力
福州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首先是围绕各乡村的具体条件,认真分析、归纳并整合各类资源,制定切实的发展目标与工作任务,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全面激活各项工作。
“点”上造资金。福州市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乡贤信息灵、渠道广等优势,募集资金;设立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基金,重点支持乡村文旅产业振兴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古村落保护、文化产业基地、乡村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同时,积极申报项目,探索并完善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线”上创精品。得益于“串点连线成片”的工作思路,福州的乡村“路通了、灯亮了,村容村貌大变样;景更美、产业兴,农村发展有看头;钱袋鼓、底气足,农民脸上笑意浓”。福州市相关部门主导的“富含生态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沿江线”“富含海洋文化和数字文化的沿海线”“富含传统文化和工业文化的中间线”等乡村文化精品示范线路的建设,让各乡村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福州市还主动邀请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参与各乡村的规划设计,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全产业链整合,通过建设以“美丽山区,红色文化”“亲子研学,文旅乡村”“古镇乡愁,宜居宜业”“文化传承,醉美乡村”为主题的精品线路,形成各乡村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的局面。
“面”上求突破。福州市立足“十四五”规划,理清思路,制定近、中、远期的乡村文化发展专项战略规划,做好“民宿文创”“文旅康养”等项目的文章,积极建设“爱国侨乡”“洞江湖田园综合体”等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福州还出台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政策和考评机制,对各县(市)区实施、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考评,每个季度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内专家,采取
“明察暗访”的方式,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考评,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造势:做好
“新高特”三篇文章
通过
“造势”提升工作效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短板问题,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
“创新驱动”蓄势。近年来,福州积极拥抱新兴科技,加快搭建“新农云”数字云平台、乡村文化发展平台和数据中心,聚焦金鱼、橄榄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展基层服务点。建立流动文化站,下派文化辅导员,促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区域文化互动;建立以市级为总馆、镇(街)为分馆、村为支馆的文图两馆分馆制,推进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服务,让乡村浸透“书香”。
通过
“引进高人”聚势。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福州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家新春恳亲会、定制培训万名乡村网红、成立乡土人才联谊会、定期发布“最美乡贤榜”、评选“五星级服务标兵”等方式,挖掘各地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人才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引导来自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创业。让高层次人才多层次地“渗透”乡村,为乡村建设注入可持续的科技与文化活力。
通过
“特色宣传”造势。近年来,福州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各县市区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云上购助农直播带货”“非遗展演进村居”“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等活动,促进民间民俗文化推陈出新;积极发掘、培育、宣传乡村文化建设带头人;组织编纂并出版《福州乡村故事》系列丛书、图书,讲好福州乡村文化故事,大力提升福州乡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乘势:开发
“强优红”核心产品
为消费者提供有地域特色的,具备消费价值与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是创建乡村文化品牌的根本任务。优质的乡村文化产品的开发,也需要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形成合力。
强化品牌。为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塑造特点突出的文化主题和文化品牌,近年来,福州市围绕
“温泉文化”“海丝文化”“杏林文化”“山水田园”“名人文化”等资源,推出“肉燕博物馆”“汽车主题公园”“夜泊侯官”“溪塘里美”“绣山花谷”等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同时加强各地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保护,确保“梅子酥”“李子酥”“鬼针草奶茶”“鱼腥草奶茶”等产品商标使用权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
优化产业。福州市在
“智慧+”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上下足功夫,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信息的有效传播,优化客户体验。同时,想方设法为各乡镇找到集约发展的突破口。如,马尾琅岐依托种苗产业,积极建设立足福州、面向全国的“种业硅谷”,永泰葛岭将小青梅做成大产业,闽清塔庄建设“福州茉莉花茶闽清产业园”。在长乐,打造海丝遗迹观光研学旅游产品;在下沙滨海度假村,打造海防野战CS、特色无边泳池等休闲旅游项目;在东洛岛及周边海岛,打造篝火露营节、海岛露营、海上渔屋、潜水基地、海钓基地、游艇码头俱乐部项目;在鼓山、大姆山等山地环境中,发展峡谷探险、山地越野、攀岩、野生动植物考察等项目;在连江同心村、罗源八井村,打造“我要鲍鲍”“畲姑娘”等海洋文化主题、畲族文化主题的卡通文化IP……福州各乡村都围绕优势资源开发拳头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体验需求。
“红”化环境。福州积极推动将党建元素引入乡村,活化乡村业态元素,深挖党建魂、传承文化韵。如,与网龙公司合作,以“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思路,推进红色教育培训产业系统化、产品系列化、教培品牌化,举办“数字党建高峰论坛”,成立“数字党建小镇”,打造数字党建标杆,做好“乡村文化+”融合性工程;通过建设全省首个乡镇级民俗博物馆等举措,让游客在领略乡村景物的同时,了解各地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的发展成就,让乡村的广袤大地成为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舞台。
我们欣喜地看到,福州的新农村建设者努力把握
“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大势,让优秀时代文化融入乡村,以切实的工作推动乡村蝶变为现代人向往的富饶之乡、文明之乡,以及充满田园诗意的栖居之所。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单位:太阳集团所有网址16877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166729532993745150&item_id=15166729532993745150&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
上一篇:
【福州日报】【福州新闻网】【掌上福州】【福建党史方志网】【学习强国】构建“引、育、用、留”人才链 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下一篇: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微言】全省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召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